环氧树脂网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新闻资讯 >

EP专题之UV(三)全氟改性7

时间:2011-01-11 08:04来源: 作者: 点击:
电子束发展起来的辐射固化新技术.经济.被誉为21世纪热固性树脂生产的新技术.专家介绍.人们对EP光固化的研究.固化膜的XPS表征 图5为固化膜表面光电子能谱及表面元素分析.专家介绍.全

  环氧树脂网(www.epoxy8.com)最新报道[此消息来源于网络]。

电子束(EB)固化[GuHua]是在紫外固化[GuHua]基础上,发展起来的辐射固化[GuHua]新技术。与传统的热固化[GuHua]相比,具有高效、经济、环保等特点,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,被誉为21世纪热固性树脂生产的新技术。据中国环氧树脂行业协会(www.epoxy-e.cn)专家介绍,人们对EP光固化[GuHua]的研究,始于19世纪70年代末。其目标是获得航空航天用高性能热固性树脂。通过对乙烯基酯、丙烯酸[BingXiSuan]酯,以及甲基丙烯酸[BingXiSuan]酯等体系的光固化[GuHua],表明由于这些体系产品内应力高、空洞含量大、机械性能差、吸水率高,和玻璃化转变温度(Tg)低等缺点,而难以在航空航天等高技术领域得到应用。材料科学家继而将眼光投向环氧树脂,光固化[GuHua]环氧树脂能克服以上缺点,可获得高性能结构材料,并在固体发动机壳体材料等应用。中国环氧树脂行业协会(www.epoxy-e.cn)的这位专家,近年来世界环保法规日益完善,以紫外光固化[GuHua]涂料(UVCC)、水性涂料、高固体分涂料,和粉末涂料为代表的环保型绿色涂料则应运而生,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。UVCC由光敏树脂(低聚物)、活性单体、光引发剂和各类添加剂组成。低聚物是含有C=C不饱和双键的低分子质量树脂,主要是不饱和聚酯、环氧丙烯酸[BingXiSuan]酯(EA)、聚氨酯丙烯酸[BingXiSuan]酯、聚酯丙烯酸[BingXiSuan]酯、多烯/硫醇体系、聚醚丙烯酸[BingXiSuan]酯、水性丙烯酸[BingXiSuan]酯、阳离子树脂等。环氧丙烯酸[BingXiSuan]酯综合性能优良,是目前应用最广泛,用量最大的光固化[GuHua]低聚物。


    (3)固化[GuHua]膜的XPS表征
    图5为固化[GuHua]膜表面[BiaoMian]光电子能谱及表面[BiaoMian]元素分析。

    由于光电子能谱的测试结果与所测样品的深度有关,因此为了更好地检测固化[GuHua]膜的表面[BiaoMian]性质,本试验采取30°角测量。据中国环氧树脂行业协会(www.epoxy-e.cn)专家介绍,图中结合能为285eV的C1S可归属于CH2,结合能为400 eV的N1S可归属于NH,结合能为688eV和680eV的F1S可归属为CF2和CF3,结合能为532eV和540eV的O1S可以归属于C-O-C和C-O。而且根据XPS测得表面[BiaoMian]F元素的含量为19%,表面[BiaoMian]氟元素的存在可以使固化[GuHua]膜具有极低的表面[BiaoMian]自由能,这与接触角的测定相一致。此外表面[BiaoMian]还含有N,C,O三种元素,其一可能是因为全氟链段很容易向聚合物的表面[BiaoMian]迁移,而固化[GuHua]膜全氟链段又是以酯键的形式与硬段相连接,这样硬段和软段就有可能同时向表面[BiaoMian]迁移。
    硬段向聚合物的表面[BiaoMian]迁移是因为它,与具有低表面[BiaoMian]能的全氟链段相连接,全氟链段的迁移带动了硬段的迁移,而软段向聚合物的表面[BiaoMian]迁移,是因为软段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很低,室温下很容易移动;据中国环氧树脂行业协会(www.epoxy-e.cn)专家介绍,其二可能是聚合物分子是通过一个较大的侧链,将全氟烷基链段引入到大分子中,其表面[BiaoMian]的全氟链段排布不是很紧密,在XPS上就能观察到其他元素的存在。


(资料来源:中国环氧树脂专家库,编辑:习树)

 

  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全部内容。

环氧树脂 - www.epoxy8.com -(责任编辑:admin)
分享到: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发表评论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评价:
表情:
用户名: 验证码:点击我更换图片
栏目列表
推荐内容
关于我们 | 广告合作 | 版权声明 | 网站地图 | 联系我们 | 环氧树脂 | 稀释剂 | 固化剂 | 消泡剂 | 脱模剂